對,只是一支細小的小提琴,卻拉出了驚人的音樂。柴可夫斯基協奏曲,就是那被首演小提琴家奧亞 (Leopold Auer) 稱為「不能演奏」的協奏曲,在小女孩的手上巧妙地奏出來。聽這個錄音,仍然會讓人驚異。
「我很感激我身邊的團隊,他們都在二十年間看着我成長。最重要的,是他們都是為我的音樂、為我長遠的益處出發。」他的團隊,包括老師、經理人、助手甚至是父母。他們每一個人,都幫助張永宙達至今天的藝術成就。「他們會想的,是十年後、二十年後我能做什麼,音樂的路要怎樣,而不是立時的利益。」
音樂天才的成長路
我們認識的韓裔美籍張永宙,是一位音樂天才。四歲學小提琴,八歲就已經得到大指揮如梅達 (Zubin Mehta) 賞識,十歲就推出第一張唱片《Début》並一鳴驚人。「但是,早年的成功,逼使到我更加專注。」她對以往的日子記憶很深,什麼時候做了什麼,通通都記得。「我就像要活兩個生命,既要活一個小孩應有的生活,也要是一位專業音樂家。這兩種生活要互相遷就,其實要下很多功夫。」她說,小孩的時候,要兼顧學業,要專注練琴,也要和朋友玩耍。作為學校中的一位同學,她不想因着演出而被人覺得是得優待的人。「與別不同的話,同學間的關係會變得不一樣;所以我要外出演出的時候,還是晚上做功課。演出回到酒店是午夜,我就把功課半夜兩點傳真回校。那可是很苦。」
雖然,早年就要兼顧專業的演奏,沒有太多人能如此經歷。但她對成長的體會,卻令人多有啟發。「年少時就有如此事業,很容易會令自己覺得自由;青春期的少年,每一個都渴望自由吧。『我要離開父母!我要獨立生活!』這都自然不過。但我卻真的能如此做:我有事業,我已經有錢!」她說,即使是很荒謬的事,但是她的第一張信用卡,是十二歲時獲得的。「所以,我跟媽媽說,我要買幢房子。」那時她十四歲。
張永宙的父母,都十分專注音樂。他們令這位年輕小提琴家,凡事先從音樂出發。「他們跟我講道理。房子地產的價格的確長遠是升值的。但是,若果能夠的話,為何不買自己的琴。這會令我更安心、感到更安全,也令我更專注。」顯然,小提琴的升值潛力,不比地產弱。但是,這種向音樂想的思維,讓這位音樂家的心靈很早成熟起來。她提到今年二月供小提琴家冼米文 (Frank Peter Zimmerman) 演奏的史特拉迪瓦里小提琴,因琴主放售而將琴收回,冼米文一時間要找另一支琴演奏。「那可是很大打擊。我很感恩我的家人早就讓我如此想,讓我與自己的琴建立情誼。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。」
恩師分享的生活哲學
除了父母外,她的恩師史頓 (Isaac Stern) 也在她的成長中留下烙印。「年紀小就演出,會受到很多讚賞。『很棒!真的利害!』這些說話令人飄飄然,史頓就把我帶回地面。『怎麼拉不準?回去拉音階。』他誠實得不得了的回應,我十分需要。」她說史頓經常着她練音階,讓她年紀小時就着重基本功。「所有好的音樂都從基本功而來。而我認為,作為古典音樂家最重要的優勢,就是只要你追求卓越,並且演得有水準,那你自然會有聽眾。這不需要什麼包裝賣相,因為音樂就是耳朵的藝術,人們就是要聽好的演奏。這種黑白二分的回報,是其他事業不易有的。」
「你看:那只是二分一碼琴而已!」張永宙拿着唱片時燦爛地笑說。張永宙首張協奏曲大碟,由哥連.戴維士指揮。今次來港演出,她將與他的兒子合作。
而史頓亦不時為她的音樂生涯着想。「他是我最大的恩師。他會建議我什麼時候演得太多,太困逼。他會叫我想我的身體能不能承受:畢竟好的音樂,由好的身體而來。將自己累壞了,就做不到好的音樂。」張永宙說她很多人生的決定,都帶到恩師前,跟他分享。「史頓實在是一位很開明和坦白的人。他甚至對我說我身邊的人的壞話。『你這個助手是什麼人?真笨!』但最重要的建議,是着我在求學時學多些樂曲。是要認真的學習不同的作品,他說過了這個時間,就完全不是那回事。」她完成演奏各大協奏曲,獨奏作品亦相當多。 對於史頓在她藝術生涯留下的軌跡,張永宙常常就是充滿感激。
雖然只是三十出頭,張永宙卻已經有二十多年演奏履歷,見證着樂壇的風雨。以往的教她的老師,現在已時最老資格的巨匠。「梅達和哥連.戴維士 (Colin Davis),在我很年輕的時候教我很多。以前合作的都是長輩,現在合作的,就是他們的下一代,感覺很有趣。」哥連.戴維士正是張永宙首張柴可夫斯基大碟當中的指揮。4 月 4 日 張永宙將與香港城市室樂團首度合作,今次擔任指揮的,正是哥連.戴維士的兒子沃費 (Joseph Wolfe)。如果不是她提醒,我也差點忽略了這重要的父子關係!
張永宙坦言,演奏音樂不單是埋首於琴技,而是要放開胸懷,感受生活的每一細節。我很好奇,什麼塑造了她音樂與人生如此平衡的想法,原來家庭給她的支持相當重要。「我在維也納首演前幾天,都在努力練琴。天,那是多麼重要的首演。但是,我的祖父卻要帶我去參觀維也納的建築。他本身是位退休建築師,硬要拉我外出,你可以想像他怎樣才能說服我的母親!但祖父帶我到那偉大的教堂與古蹟,着我『你向上望,向上望』,抬起頭見到的偉大與美麗,極之震撼。」
而她的演奏,正是有着如此的視野胸襟。
張永宙演奏布魯克 (Max Bruch) 協奏曲的第三樂章
© Copyright 2011–23 by Dennis Wu. All rights reserved. You may request reproduction of articles by contacting the writer.